ag平台入口
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ag平台入口 > 深度报道 > 正文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行时之两会前瞻①】

专题 | 区域协同长三角推进全链条物流降本-ag平台入口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孙辉 韩莹综合报道 时间:2025-02-12
导读: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通过政策协同、基础设施优化和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文 / 本报记者 孙辉 韩莹 综合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通过政策协同、基础设施优化和技术创新,持续推进物流降本增效。《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作为全国第一个跨省域的物流降本增效方案,将全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也将有望出台更多积极政策。三省一市在地方两会分别提出2025年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发力点,以破解当前物流发展的“瓶颈”,推动长三角物流降本增效取得切实成效,为区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能。

“长三角”物流业协同降本增效,将对物流产生什么影响?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物流网络的发达与运输成本的低廉,使得该地区素有“包邮区”之称。然而,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长三角的物流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长三角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合制定了《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行动方案》共提出了七大行动37项举措,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供应链协作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1.区域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

推动打通、织密、建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实施长三角铁路货运、内河水运联通工程,加快推进沪通铁路二期、北仑支线复线、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宿连航道整治等项目,实现江苏“两纵三横”干线航道基本联网贯通,以及浙北集装箱主通道内河三层集装箱船舶通行等。

2.区域物流运输方式多式协同行动

为了协同破除多式联运“中梗阻”,《行动方案》提出合力开展“一单制”“一箱制”试点,打造海铁联运精品线路。例如,宁波舟山港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在“渝甬通道”运营平台中推动中远海、马士基等船公司签发海铁联运全程运输提单;江苏淮安-上海港率先试点“以箱促链”,实现海运集装箱在铁路站点“放箱直提”,“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货运时间降低近一半。

3.区域物流科技创新联合攻关行动

推动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围绕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物流装备应用、物流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共同推动物流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例如,推进长三角物流信息数据共享开放,谋划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协同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推进新能源集装箱重卡充换电设施建设,支持纯电、氢能在货运车辆及内河货运船舶的应用;统筹规划布局区域冷链物流节点,支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4.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行动

推动降低物流全链条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例如,安徽开通首列合肥-上海光伏逆变器铁海联运班列,国内运输环节成本下降45%;三省一市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深化推动“联动接卸”模式,实现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5.区域物流规则标准贯通行动

该行动旨在推动设施衔接、信息共享、标准协同。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推动区域物流规则标准的统一和衔接。这将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6.国际物流网络畅达提升行动

推动提升国际物流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拓展国际物流通道,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提升国际物流服务水平。例如,开通中国-墨西哥远洋滚装航线,通过减少中转环节、充分整合航运资源,降低单车出口海运费28美元/车,单航次可为出口车企降低物流成本9.8万美元。

7.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协同保障行动

推动降低企业要素成本,促进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财政政策、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在物流降本增效方面进行创新;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健全市场机制,促进公平竞争,确保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行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了物流降本增效取得切实成效。

1.海关创新物流监管协作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大量进出口货物通过上海港中转集散。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上海海关与南京、杭州、合肥等海关创新启用“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该模式下,长三角各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自2020年11月3日在洋山港和太仓港之间开展首票试点以来,已覆盖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根据测算,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2.开通“陆路航班”业务

长三角货物贸易往来密切,各城市空港间市场需要相互“补位”。为了支持区域空港协同运作,长三角地区开通了“陆路航班”业务。例如,杭州海关会同上海、宁波等地海关,在长三角相关空港间开通“陆路航班”业务,助力长三角空港物流辐射范围进一步加大。2024年前10个月,杭州萧山机场口岸的陆路航班货运量为2.42万吨、同比增长37.98%。

3.推动“港-船-货”分离

传统内河多式联运模式装卸和衔接环节多,驳船公司规模小、经营分散,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了优化口岸外贸营商环境,长三角地区推动“港-船-货”分离模式,引导内河码头、内河驳船运营商以及内陆集卡车队等外部资源,以统一的费率和服务标准组织形成内河多式联运服务产品。与传统公路运输相比,出口客户物流成本平均降低了20%~30%。

4.打造国际滚装运输船队

为了助力奇瑞、江汽汽车出口,长三角地区开通了省内芜湖港、安庆港内河滚装运输航线,与上海等枢纽海港实现江海直达。同时,安徽省港航集团、奇瑞汽车和江汽集团共同成立安徽航瑞国际滚装运输有限公司,分批投建10艘“7000~9000车位”远洋滚装船舶,建立可靠、稳定、安全的滚装运输体系。在自有船舶建造交付前的运力空缺期,利用租船运营模式开通中国-墨西哥远洋滚装航线,通过减少中转环节、充分整合航运资源,降低单车出口海运费。

《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的出台和实施,是长三角地区应对全球竞争挑战、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七大行动37项举措,长三角地区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供应链协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物流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来源:物流行业发展研究

 
关  注
 

 

 

浙江: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今年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省长刘捷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5年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化“人工智能 ”行动,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确保丽水机场等项目建成投运。建成辐射全球的嘉兴航空物流机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1月21日,2025年浙江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蔡洪在会上表示,今年要全力实施“奋战冲刺年”行动。要攻坚交通强省重大项目。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强项目储备和政策争取,全力抓前期促开工,深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要狠抓民航强省、低空经济。提升空港枢纽能级,布局低空新基建,强化试点引领,积极拓展场景应用,全面优化发展生态。要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推进“135x”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拓展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推动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提升邮政快递服务。

 

 

安徽:物流降本增效行动惠及千行百业

 

近日,安徽出台《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3.4%降至12%。按照安徽生产总值规模来测算,降低的这1.4个百分点,意味着700亿元左右的降本空间。在干字当头拼经济的2025年,一场全面拉开的物流降本增效行动,对千行百业各类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聚焦物流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组建省级综合型物流集团,探索省市共建、多方参与等方式壮大航空物流、陆港等运营主体,支持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企业参与重大物流平台建设。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商品车物流、网络货运等领域培育引进一批物流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方案》专门提到,要畅通综合交通通道,破解物流堵点卡点。比如,公路方面,将完善广覆深达的公路交通网,加快构建“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到2027年高速公路里程在7500公里以上;

铁路方面,加密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快速铁路网,建成合肥-南京-上海高铁、合肥-新沂高铁,加快建设扬马、宁宣城际铁路,完成宁芜铁路扩能改造;

水运方面,加快提升“一纵两横”骨干网能级,打造千吨级为主、内联外畅的干线航道网络。到2027年,四级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2400公里。

海外仓,是重要的新型外贸基础设施。目前,安徽省企业建设、租用的海外仓近400个,分布于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在欧美的海外仓260个,占比超六成。

安徽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自建、共建、租用等模式参与海外仓建设运营,深化与“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国内海外仓头部服务商、大型邮快件企业、物流企业的公共海外仓资源对接合作,优化海外仓布局,发挥海外仓功能。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王弘毅

 

江苏:22项重点举措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近日,江苏省政府发布并解读最新出台的《江苏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举措》 (以下简称《重点举措》)。江苏提出6方面22项重点举措,明确到2027年,江苏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力争从12.9%(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降至12%左右,届时这个目标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为持续加强资金、土地、人才等保障支撑,《重点举措》提出一系列惠企减负举措。比如,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仓储物流用地保障,重点保障规划明确的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省级园区(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开展重点领域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服务。

江苏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运是江苏的特色,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重点举措》从放大江苏水运优势、推广多式联运、推动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提出务实管用举措。围绕畅通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全面推进“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二级(准二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超1100公里,三级及以上干线航道里程达到2800公里。围绕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出积极推动南京、苏州、连云港等重点港口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堵点卡点。到2027年,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现代交通物流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不断加快,发展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智慧仓储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对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培育低空物流经济,《重点举措》提出支持南京、苏州等地开展低空物流创新试点工作,重点在即时配送、医药物资配送、区域联程接驳等领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应用场景。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澄 

 
视  点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

推进长三角交通“一码通行”

1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市政府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出席记者会时表示,2025年,上海将全面实施《本市推动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是围绕“轨道上的长三角”,将持续推进163公里国铁项目,如沪通二期、沪渝蓉铁路等,开工建设沪乍杭铁路,这是连接沪杭的又一条重要通道;同时,还将进一步刷新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速度,推进234公里市域铁路建设。做好市域铁路的运营,继续推进长三角标准《市域(郊)铁路运营技术规范》编制,研究《长三角市域(郊)铁路互联互通运营技术导则》,努力实现网络效益和旅客便利的最大化。持续推进长三角交通“一码通行”。

二是围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将落实《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货运基础设施,提升枢纽能级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g320、g228,g318扩容改造等公路项目,衔接沪苏的新太公路、浦港路东延等省市对接道路项目,以及苏申内港线、油墩港、大芦线东延伸等航道项目的建设;增加中欧班列运力计划,推动中老(中国-老挝)等国际货运班列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货运组织模式。搭建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中心组织框架,加快推动在松江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综合保税区等地建设具有安检功能的专业型航空前置货站,加快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三是围绕交通治理高效协同,将完善规划建设一体化机制,持续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交通相关规划,比如上海大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编制、上海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修编,以及内河航运、货运物流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同时,完善长三角内河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剑峰:

纵深推进物流枢纽建设

日前,江苏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蔡剑峰表示,近年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要求,充分发挥物流枢纽辐射区域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行效率高、物流成本低的优势,加快推进江苏省物流枢纽的“点、面、网”建设。下一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将把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更好发挥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进一步聚焦能级提升,增强物流枢纽服务效能。加快完善枢纽配套设施和集疏运体系,进一步推进仓储、分拣、配送等各类物流资源向枢纽集聚,提高枢纽运行效率。推动已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城市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全力推动见行见效。加快南京陆港型、商贸服务型、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谋划,尽快纳入国家建设名单。

二是进一步聚焦价值创造,加快打造物流枢纽经济区。发挥物流枢纽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打造物流和产业集聚发展的新载体,引导物流、制造、商贸等产业集中布局。

三是进一步聚焦质量提升,推进物流园区降本增效。研究制定全省物流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重点围绕多元功能集成、数字低碳转型、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服务协同、用地效益提升等方面,加快推进现有物流园区整合提升发展。研究出台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标准,规划布局10家左右近零碳物流园区。加快推进物流枢纽、物流园区智慧化改造,加大物流数字化转型场景推广应用,规划布局10家左右新质物流园区。

四是进一步聚焦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枢纽项目建设。通过加快推进枢纽项目建设,进一步补齐江苏省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打造江苏低成本、高效率物流服务网络,提高江苏省物流整体运行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来源: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作者:王梦然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2月12日 3版)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ag平台入口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ag平台入口的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ag平台入口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英文域名:www.z56c.com   
ag平台入口的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