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毅教授谈如何高质量推进湖南国家物流枢纽建设-ag平台入口
近日,国家发展改委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26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湖南2个城市在列。其中,新增永州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新增常德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此,记者专访湖南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卢毅教授。
卢毅教授认为,湖南拥有国家层面强综合性、覆盖性、支撑性的物流枢纽布局。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布局最高层级的核心要素,是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新增26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湖南省新增永州陆港型、常德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本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后,湖南省共有长沙、衡阳、岳阳、郴州、永州、怀化、常德等7个国家物流承载城市,布局建设长沙、衡阳、永州陆港型,岳阳港口型,长沙空港型,长沙、常德、郴州生产服务型,长沙、怀化商贸服务型等10个国家物流枢纽。这表明湖南国家层面物流枢纽布局建设的综合性强,全部涵盖内陆地区国家布局建设的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五型物流枢纽;覆盖性强,7个国家物流承载城市占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50%,全面覆盖了湖南省产业布局建设的重点城市;支撑性强,10个国家物流枢纽全部位于湖南境内国家“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重要通道。同时长沙是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将引领强链补链,建设长株潭全国组合型枢纽城市。
卢毅教授指出,需要在四个方面着力,高质量推进湖南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以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为契机,按照《方案》提出的四个方面要求,高质量推进湖南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一是系统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和功能提升,对接《方案》协同制定全省物流、交通等相关规划,按国家物流枢纽需要发挥重要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功能要求,分类加快湖南10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二是完善国家物流枢纽集疏运体系,协同规划建设湖南省10个国家物流枢纽和五大对外国际贸易通道,使两者互促互动一体化融合发展。三是健全国家物流枢纽间的合作机制,以“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等重要通道为方向,建立和完善湖南省统一、促进中部一体化、推进全国协同的国家物流枢纽间合作机制。四是探索“产业集群 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以打造长株潭都市圈全国重要增长极、强链补链建设长株潭全国组合型枢纽城市等为契机,7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再加株洲、湘潭,先期鼓励和支持实施“7 2”城市探索“产业集群 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卢毅教授强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更有力支撑湖南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一是提升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开放能级,打造公铁联运为主的内陆港,与沿海港口协同发展,强化多式联运效能、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双向开放提升开放型经济能级,依托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与枢纽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国际国内经济要素流动,打造“三高四新”高地,加速国家物流枢纽向国际门户枢纽不断迈进。二是提升城市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布局,规划建设临港区、枢纽经济区等开放门户,建设区域枢纽中心城市,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相应的五型枢纽经济区;建立跨区域多物流枢纽及其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实现统筹协调管理,创新推动单一物流枢纽功能向多功能性枢纽城市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三是提升国家物流枢纽商贸产业链和枢纽经济地位,拓展完整全方位运输服务产业链;聚集枢纽总部经济和商贸总部经济,持续实现枢纽经济规模、产业链高端的新突破,促进全省国家物流枢纽协同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系统和全球供应链枢纽群,服务全省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产业业务在全国、全球布局发展。
相关推荐:
- [人物]联想集团供应链出海:ai大脑助力供应链管理
- [人物]做“链主”做不到的事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人物]
-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