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向ai超级应用发起冲击-ag平台入口
多年来,c端流量入口几乎被微信和抖音占领,阿里虽然羡慕,但始终没能做出一款杀手级社交产品。如今,随着ai时代的到来,阿里重拾c端野心。
3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它将告别传统搜索,升级为一个all in one的“ai超级框”,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夸克ceo吴嘉坚信,不久的将来会诞生新的 ai超级应用。
这意味着,阿里正式将c端ai杀手级应用上升到战略高度。1天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在新加坡举办的一场论坛中表示,人工智能的潜在市场规模至少有10万亿美元,甚至可能更大,这一规模超过了交通运输和医疗保险等行业。
挑战也显而易见,ai技术还在加速迭代,会带来不确定性,而且在产品打造的能力上,阿里不仅面临腾讯和字节这两个劲敌,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在押注ai时代,这些都会对阿里造成压力。
相较于移动互联网,ai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将会更具寡头效应,也是科技企业的必争之地,这一次阿里能赢吗?
野心
在c端市场小打小闹的阿里,终于放了个大招。
华尔街见闻从内部获悉,阿里对“ai超级框”的定位是,它能满足用户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类ai需求。用户在“ai超级框”中输入指令后,夸克将自动识别意图,规划梳理后调动各种不同模型和agent模块,帮助用户完成任务。
不同于市场主流的ai产品形态chatbot,夸克希望更进一步,将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执行整合到一起,以一个极简的“ai超级框”,满足用户所有需求。
这是阿里第一次在c端应用上喊出如此确切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所有需求也代表了ai时代超级应用的理想形态,足见阿里ai野心之大。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夸克ceo吴嘉表示:“此次升级的版本仅仅是全新夸克的一个雏形。随着未来模型能力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希望夸克ai超级框就像机器猫的口袋一样,能够让用户在这里进入ai世界。”
在庞大的业务生态内,阿里之所以选择夸克作为c端超级应用的切入点,早就有迹可循。
过去两年,阿里一直处于架构拆分和战略调整状态,并逐渐确定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发展思路。2023年底,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将夸克作为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企业,在他看来,在大模型时代,面向学生群体和年轻人,夸克有巨大机会能创造出的革新性搜索产品。
今年初,夸克启动了一系列密集调整。华尔街见闻获悉,阿里“少壮派”高管吴嘉将专注探索阿里巴巴在ai to c端应用的业务,由此可见,ai to c在阿里内部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阿里还将to c硬件业务“天猫精灵”所在的智能互联事业群同样交给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由他统管。华尔街见闻获悉,该团队的工作重点是新一代ai产品的规划定义,以及与夸克ai能力的融合。
1月中旬,阿里将ai应用“通义”从阿里云分拆出来,归入夸克所在的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同期,夸克将品牌slogan改为“2亿人的ai全能助手”。
2月初,华尔街见闻获悉,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出任阿里集团副总裁,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agents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ag平台入口的解决方案。这是阿里第一次披露对c端业务招揽顶尖人才,背后的信号意义不言而喻。
之后没多久,夸克app和pc端全面升级,ag平台入口首页迎来ai焕新,夸克ai搜索上线“深度思考”,不仅为用户提供答案,还能分析、思考、做方案。阿里将夸克作为做c端流量入口的意图已经很明显。
如今,所有的动作都有了具体的指向,夸克作为阿里面向ai时代的c端武器,即将走上全新的发展阶段。
诱惑
夸克战略升级背后,ai市场正在加速走向应用落地,阿里的ai投入也有了更清晰的指向。
2月20日,在2025财年q3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ai基础设施、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
除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阿里ai战略的重点还包括ai原生应用。在阿里看来,ai基础大模型对于行业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并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
如今,夸克成为阿里推动ai原生应用的最重要载体。事实上,作为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一直有流量焦虑,这一点从每年618大促和11.11大促时铺天盖地的流量投放就可以看出来,而拥有ai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对阿里极具诱惑力。
百亿私募大佬但斌上月表示,2025年ai的应用端可能会爆发。过去几年,硬件方向出现了极大市值增长,但软件和应用端增长有限,2025年,软件端和应用端的行业和企业可能会有突破。“我们今年可能会从硬件转向更多关注软件和应用端的商业模式公司。”
阿里选择将ai to c的战略重担押注在已经成立8年的夸克身上,答案就在于,夸克在时间里沉淀下来的独特优势,即年轻用户心智占领和场景化技术积累。
华尔街见闻从内部获悉,去年底,通义和夸克两个团队还处于平级,但夸克在没有大规模投流的情况下,持续吸引年轻用户。根据易观1月发布的数据,夸克年轻用户(24岁以下)占比超过50%。
上述人士表示,夸克虽然不是最新的aigc应用,但作为智能搜索浏览器,它本身具备语言交互特点,且工具属性明显,夸克能在ai搜索、ai写作、ai生图、ai搜题、ai健康问答、旅行计划等不同场景下解答问题并执行任务。
3月13日,吴嘉在朋友圈表示,新夸克背后的思考是,ai时代呼啸而来,人类获取信息,完成学习、工作、生活中各项任务的方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希望,夸克能够用一个ai超级框,开启用户进入ai世界的大门。
“过去是人在使用搜索,未来是ai在使用搜索。”在他看来,人类本身不再需要直接使用搜索等工具,而是把完整的任务指令直接给到 ai。ai会思考、执行,并在过程中互动调整,完成最终的任务交付。
“我们坚信这会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实现,并诞生新的 ai超级应用。”吴嘉兴奋地说道。
厮杀
打造ai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已成为科技大厂与创业公司争夺未来的主战场。
目前,夸克已经开始崭露头角。aigcrank最新发布的2025年1月ai应用排行榜显示,夸克日活用户3369万,稳居各类ai应用榜首。不过,在questmobile定期发布的榜单中,并未将夸克列入ai原生app榜单。
纵观全球aigc应用,夸克还有很长的追赶距离。3月7日,知名风投a16z发布了2025年全球100生成式ai应用排行榜,在移动版榜单上,夸克ai第6,在网页版榜单上,夸克并未上榜。
整体来看,现阶段的ai应用仍处于同质化状态,智能化水平有限。峰瑞资本投资创始人陈石去年底表示,把头部ai应用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头部应用进行对比,前者的用户活跃指标远远不如后者,这是一个不那么理想的情况。
对于具体原因,陈石表示,主要问题还是模型能力不够,使得ai应用对比传统应用拉不开差距。“如果我们能够有新的模型,解锁更多更强大的能力,就有可能创造出体验远超当前的应用,说不定会有机会跳过增长陷阱。”
夸克的底气在于背靠阿里这棵大树。华尔街见闻获悉,新夸克会基于阿里通义领先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来持续打造,未来通义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都将第一时间接入夸克。
近期,阿里在基础模型和原生应用上持续发力,相继发布了qwen2.5-vl、qwen2.5-max、通义万相2.1、千问qwq-32b等全球性能领先的开源模型,尤其是千问qwq-32b,整体性能比肩deepseek-r1,部署成本仅为r1的1/10。
不过,ai大模型技术仍在快速迭代,市场仍由模型性能而非产品驱动,这也意味着,阿里要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并对ai技术方向作出前瞻性判断。
阿里真正的挑战在于,虽然公司具备ai产业链能力和生态优势,而且擅长b端业务,但在打造c端产品方面缺乏经验。2013年,阿里曾试图打造对标微信的社交应用“来往”,最终没有成功,阿里随后转向了针对企业级市场的钉钉。
在业内看来,阿里需要警惕的风险是,夸克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工具百宝箱,但这也可能造成产品功能臃肿,进而缺少亮点,使得核心竞争力变得模糊。事实上,很多办公软件都曾犯过这个错误。
ai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大厂的必赢之战,擅长c端产品的腾讯和字节都在发力,这也会对阿里造成竞争压力。
年初以来,腾讯旗下首个ai原生app元宝以黑马之姿攻城略地,先是接入deepseek-r1并大量投流,然后是不断增加产品功能。2月22日,元宝升至中国区苹果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第二。
字节更是布局了ai助手、视频生成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主力产品豆包过去一年是增长最迅猛的aigc应用。华尔街见闻获悉,3月初,字节在豆包中小范围测试深度思考模型的不同实验版本。同时,抖音搜索app近日也上线了“深度思考模型”。
还有一股力量不容小觑,就是创业公司。事实上,无论是deepseek还是manus,目前引领ai发展的都是这些极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他们对需求更灵敏,身段灵活,也会对阿里征战c端市场造成一定威胁。
过去十几年,腾讯和字节乘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快速崛起,巩固或晋升为科技巨头。如今,ai时代呼啸而来,以创业心态再次出发的阿里看到了机会,这一次,阿里能得偿所愿吗?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