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代表委员谈“税感”:减税降费超预期 粤税服务焕生-ag平台入口
全国两会期间,提到的“税费”大事儿可真不少。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21年,广东新增减税降费超1400亿元,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的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发现,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有了新变化: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
连日来,代表委员也频频提及减税降费新变化和税收服务新成效,税企双方共谋发展,打造税收营商环境高地。
减税降费:助企创新研发,提振制造业信心
“2022年,国家再度升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会让更多中小企业继续加强研发创新,对我们制造业的生态圈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工商联主席、马可波罗控股董事长黄建平说。
在黄建平看来,近年来国家通过税制改革、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的力度一直在加大,鼓励企业创新、支持创新的信号持续增强。
马可波罗控股是国内最具实力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供应商之一,税费优惠政策为其创新研发之路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以集团旗下的东莞市唯美陶瓷工业园有限公司为例,2020 年度该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税款约4400万元,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相当于减免税款约4800万元。
“各项减免税进一步盘活了我们的资金链条,使我们在加大研发投入、技术人才引进等方面更有能量,而有了新技术、新人才,又会助力我们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黄建平表示。
黄建平相信,随着“重点支持制造业”“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等退税减税政策落地,制造业企业将更有动力投入到创新中,更好地进行产品和生产设备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减税降费规模之大,同样提振了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信心。过去一年,受疫情冲击、缺芯、限电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很多汽车企业有订单但是没有能力生产,生产经营压力很大。
“面对困难,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帮我们渡过难关,其中税务部门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据了解,税务部门多次到广汽集团走访问需,辅导企业应享尽享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同时不断升级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三位一体”大企业纳税服务,从税收政策、风险防范、纳税服务等多角度出发,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企一策”个性化纳税服务手册》。
政策红利为企业逆势向上提供了满满动能。2021年,广汽集团完成汽车销量214.4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4.3万辆,同比增长77.35%。
新一轮减税降费再度加码,曾庆洪表示非常期待:“现在汽车制造业正处于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汽车产业链上,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新一轮的减税降费政策可以说是及时雨,对我们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将为汽车产业链‘智造’升级再次提速加挡。”
税费服务:守护中小微“本色”,民营企业增底气
好政策更需要好落实。为企业注入税费政策“强心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精准暖心的税费服务能够确保这针“强心剂”扎扎实实地送达到企业。
作为环境敏感型行业,疫情之下的旅游业对政策红利和税惠服务的感受相当明显。翻开手机上税务部门春节期间推送的税费优惠政策“大礼包”,全国人大代表、新城渔村总经理梁桃深有感慨:“在海岛旅游产业中,我们海鲜酒店能抗住疫情存活发展下来,背后的税收服务算是帮了大忙。”
数据显示,新城渔村享受疫情期间生活服务业免征增值税政策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减免税费超45万元。减免的资金有效缓解了工人工资带来的压力,保障了企业在食物原材料供应链上的稳定,因此企业有多余的精力和较为充裕的资金用于菜式的创新和改进。
梁桃介绍,近年来新城渔村凭借着良好的历史纳税信息通过银税互动平台获得近300万元贷款,有效帮助酒店减缓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为酒店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支撑。
“餐饮这个‘小盘子’背后是占据市场主体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不仅关涉民生就业中的你我他,更关乎经济发展的‘大盘子’。”梁桃相信,在税务部门的服务加持下,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为餐饮业带来复苏的“春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广东远光投资集团董事长蔡仲光对税惠服务也给予了积极评价。他以集团旗下公司远光电缆为例,在面临国内外贸易渠道受阻、市场竞争加剧、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产品利润空间缩小等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时,国家不断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激励,税务部门及时地引导企业应享尽享,对于诚信纳税企业给予扶持,守护企业发展的初心,让企业焕发生机。
蔡仲光提到,清远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税收政策精准解读服务,提供“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等多元化“非接触式”渠道,简化办理流程和缩短办理时间。近两年间,累计快速享受了税费优惠1800多万元,缓解了疫情期间带来的资金流困境,助力公司综合实力始终稳定保持在全国前列,其产品被广泛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重点输配电工程,并远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将“清远制造”的名片送到全国海外。
服务大局:深化联动合作,打造湾区环境新高地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六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多个区域的发展和建设。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对此,广东税务部门坚持对标港澳打造制度创新“高地”,加强与澳区的联动合作,不断优化湾区税收营商环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粤澳工商联会会长施家伦认为,粤澳工商联会与横琴税务部门签订合作推进琴澳企业发展框架协议2年多以来,通过不断深化“一区一厅一中心”跨境智能联动办税新模式,持续提升跨境办税便利度,切实为澳门企业和居民带来了实惠。
据了解,现在澳门居民可以直接在澳门粤澳工商服务中心税务服务点免费享受“跨境新办企业套餐服务”,完成新办企业投入正常经营前所需办理的10项基本涉税业务只需要半小时。即使是首次办理或者不熟悉内地办税流程的澳门纳税人,也可以在工作人员辅导下远程完成纳税申报和缴纳,还可以实现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缴社保费和退税。
实际上,“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已成新常态。目前全省范围内90%以上税费业务已实现全程“网上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作为广东“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的先行先试地,已率先实现全业务“非接触式”服务。
“我们期待与横琴税务部门继续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结合澳门企业和居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政策辅导和解读,不断拓展跨境税务服务点,就近为澳门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服务。”施家伦表示。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会计专业联会会长容永恩同样希望,能紧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机遇,加强与横琴税务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和创新合作,为澳门企业“引进来”和内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便利的专业服务。
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迎面而来,两会代表委员对税费新政策充满了期待。广东税务部门也将继续探索纳税人缴费人“非常满意”的服务举措,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将“税能量”传递到南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下一篇:
相关文章: